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口述歷史


分享到 Facebook(另開新視窗) 列印
談「臺南度量衡產業發展起源與變遷」
蘇:我是度量衡的世家,所謂的世家就是說從我的父親開始就是做度量衡的。那時候是日據時代,民國52年那時候就開始在做度量衡,起先我父親他是做度量衡的「零件」,因為古時候老蔣的時代,做度量衡要有特許的執照,但那時候特許的執照一共只有十支,從北到南只有十支,你沒有執照,他是認定為地下工廠,當時我父親從日本回來,就是做度量衡的零件,那時候以木枰、案秤為主,秤仔、量仔(磅秤的一種,小的叫秤仔,大的量神豬的叫做量仔)、秤斗,那種比較機械式、老式的,那時候還沒有電子式、磁浮式,民國五十幾年、六十幾年,到七十幾年才開始有電子式,在民國五十幾年六十幾年的時候,都是以秤仔、量仔為主,那時候每一個零件都是全手工的,因為我們臺南除了是文化古都之外,在業界人家都說是秤子窟。
黃:對,大家都這麼說,全臺灣都這麼說,我在臺北問,他們說秤仔都是在臺南做的。
蘇:因為這個秤子窟的意思就是所有的木枰、彈簧秤、案秤都是在臺南做的,因為日據時代他有傳下來有一間叫做金長興這間,他是日本人傳下來的。

李:全臺灣省最大間就是這間金長興,裡面有好幾百個員工,規模很大。
黃:你剛有提到當時是公賣的,當時在臺南有一間叫臺灣工場。
李:對,屬於檢定所的。這個有可能是日據時代留下來的。
黃:對。
李:在日據時代留下來的。現在是說這間(金長興)收起來後,裡面很多師傅都出來自己開業,跟我父親是同樣的意思。這間收起來,有的做地磅、有的做秤子、有的做台枰,裡面的師傅都出來了。

蘇:現在做磅秤已經沒落了。現在臺南市參加我們公會,做水錶最多,做磅秤現在很少。全省最多的水錶就是我們臺南市做得最多,別縣市沒有人在做水錶,所以做水錶的廠商超過做磅秤的廠商。

蘇:現在度量衡老一輩的都往生了,說難一聽的,就是死的死、逃的逃。
黃:所以以前的磅秤窟已經沒落,現在是水錶的行業興起了。
蘇:對,做水錶的是我們臺南市全省最多。一個產業就是這樣,協力廠商很重要。以前彈簧秤你不用開模什麼的,零件只要叫就有了,別的地方沒有,所以就不方便,協力廠商很少。比如說彈簧秤的盤子,你要哪一種,打電話給他就送過來,很方便,你只要組裝就好,成本費用會降低。所以為什麼會集中?也是有他的原因,集中的話就會有很多好處,協力廠商會比較聚在一起。

黃:我也是早上聽理事長說,他那邊統計起來也是越來越少間。
李:是阿,收了很多間。
黃:這是因為使用的人變少了,還是?
李:也是有,因為現在是電子磅秤取代替了,你繼續做時鐘秤,但實際上國內的市場慢慢在萎縮,像我還有一些是外銷,如果要靠國內真的就沒有辦法,國內的量也不會這麼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