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口述歷史


分享到 Facebook(另開新視窗) 列印
談「大陸來臺度量衡人才對於省檢所的協助與影響」
談「大陸來臺度量衡人才對於省檢所的協助與影響」

吳:第一任所長,他是大陸(來)的江西度量衡檢定所所長,大陸一共有35個省,(加上)直轄市,我們的主任檢定員(劉世煌)(原任) 南京市量衡檢定所所長 (應為湖南檢定所所長),所長到(省檢所)才當一個主任檢定員而已,而且是唯一的一個。
這個柳所長(柳培潛),他對度量衡業務是非常熟悉,也很認真,他可以說是,把一生的志業都放在那個上面,
他當時會被調開,就是因為太大公無私,有一家磅秤店要成立拿執照,但是它有什麼條件(不符)過不去,他不肯。對方到廳(建設廳)裡去陳情,施壓,他都沒有買帳,後來就被調開了。

胡:早期大陸撤退來臺的時候,是福建(福州)度量衡檢定所,來臺灣的比較多,有個叫林希瑜的,他講話的口音都是福建口音,他太太江義妹也在所裡。

黃:萬先生(萬龍山)他有當過所長?
謝:他是主任檢定員。
黃:到主任檢定員。
謝:對就是因為他是資歷有問題。
黃:大陸過來。
謝:因為學歷的問題所以他沒辦法當,但是他是從大陸那邊帶了一堆東西過來的,他還算是有心。中國度量衡史有人寫,
臺灣度量衡史只有他能寫,他最後一直找我要幫忙(寫臺灣度量衡史),在退休以前, 當時因為忙,也年輕,也沒有幫他整理多少他那時候對我們嚴格喔,憑良心講真的是一板一眼的,(做)不對的話是大小聲罵,但是那個真的是訓練過來的。所以我們都已經,譬如說一個基本常識你看看到砝碼我們就會手套先帶著。絕對不會說直接去摸下去不然不是打下去,就是大小聲這樣罵。但是這樣子養成我們那時候進來的話,做一些事情比較照(程序)步來,包括後來我們要講校正,就是要有這個精神,你要校正就是要。

黃:每一步都要很精確,溫度要等到到。
謝:最重要你要做校正,最簡單就是要我們檢定員本身就是說你一定要先穩下來,然後再來做,這是最重要的。不然你從外面進來衣服換掉(就要做),那個出來數據一定會不準,所以我們最主要一個檢定員進來, 一定要自己先靜下來情緒培養好後,然後再開始做。他們三十八年到臺灣以後才有公制,後來你們就看到實施公制。我們曾經做了一篇新嘉量,去故宮借(新嘉量)。在那邊看,不是借出來複製,我們在那邊量,他直接帶我們去那邊(故宮)。然後把他量然後寫了一篇報告,那個是手抄本,那個年代沒有什麼打字的。